礼仪教育随笔

时间:2024-02-12 04:26:34
礼仪教育随笔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礼仪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礼仪教育随笔1

讲文明,有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幼儿时期是人一生的启蒙期,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受益一生。为了培养幼儿的日常行为,并响应镇的."创文"活动,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文明礼貌活动。周三我们上了一节《有礼貌的小宝宝》,为了了解幼儿对文明的理解,我问孩子:"谁知道什么叫文明?"孩子们都很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

王赫:不随地丢垃圾。

李林泽:文明就是帮老师忙。

宁嘉安:文明就是早上起来跟老师问好。

彭一凡:文明就是在幼儿园听老师话,回家听爸爸妈妈话。

刘逸轩:文明就是吃饭不能说话掉饭粒。

总结:小朋友讲得都对,其实文明包括很多: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认真倾听、及时回应别人的问话、请求帮忙要客气、不在地上大小便、公共场所不吵闹、不扔垃圾在地上。接着,我设计了一个情境表演,请一个孩子当小猫,一个当猫妈妈,一个猫医生,一个猫老师。让孩子们表演小猫上学的情境。在表演当中,幼儿知道:起床了,看见妈妈说:"妈妈早上好"。来到幼儿园,看见医生要说:"医生早上好"。见到老师要说:"老师早上好"。妈妈要上班了,要跟妈妈说:"妈妈再见。"通过这一系列的文明礼貌教育,幼儿都能主动的向人打招呼,做到文明礼貌,园长妈妈也强调我们进园的时候跟各位老师说早上好,今天学习了一个基本礼仪动作,希望孩子们都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来园跟各位老师说早上好。

礼仪教育随笔2

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自终地以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牢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通过参加这次礼仪培训,使我在内在修养、外在形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努力以一个生活老师无私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个孩子,我把这样两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我们班上有一个小朋友,长得白白胖胖,扎着两个小辫子样子十分讨人喜欢,可是幼小的.她性格非常孤僻,而且胆子非常小,几乎从不用语言与人交往,连大人跟她说话时她都无法用眼睛注视对方。草地上都不敢走,连走楼梯都战战兢兢的。

出于爱护和责任,我把她的健康成长看作是自己的孩子。每天清晨家长送来时,我总是亲切地走过去,微笑地热情打招呼,问寒问暖;每次上厕所、洗手、进餐时,我会主动上前帮忙照顾,跟她说说话;户外活动时,我都会伸出温暖地手拉着她一起上下楼梯并鼓励她和小朋友一起参与锻炼和游戏。

现在这位小朋友已经能和别人一起玩,开始适应我们幼儿园集体的生活了,早上来园也能跟我打招呼了,此时的我感到莫大的快乐,我将永不停息爱我的孩子们,用心去呵护他们,与他们成为好朋友,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礼仪教育随笔3

当家长们看到一个小朋友穿着脏兮兮的衣服,顶着乱蓬蓬的头发,一边走路,一边吃东西,还一边随手乱丢垃圾时,可要瞪大了眼睛仔细看看:这个孩子可千万别是自己的孩子。家长们肯定听到过小朋友议论:“我们班的有个小朋友太脏了,真讨厌!我们班有个同学口臭,谁都不想和他坐在一起。”当孩子因为不讲卫生而受到小朋友排斥时,爸爸妈妈可要清楚:没有人会喜欢不讲卫生的人,因为不讲卫生而受到歧视,无疑会让孩子不自信,甚至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这是很严重的事情。所以要让孩子保持仪容仪表的整洁,每天把脸、脖子、手都洗得干干净净;要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注意口腔卫生;经常洗澡,勤换内衣内裤,保证身体没有异味;衣着要干净、整洁、合体。

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有些人家里东西到处乱扔,衣柜一打开,衣服就全掉出来,找到要穿的那一件,剩下的再塞进去。孩子要做作业了,得把书桌上的东西扒开才有地儿写作业。这样的爸爸妈妈还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丢三落四,常常不是忘了带作业本,就是刚买的'笔又丢了。殊不知,孩子的这些毛病正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其实,从小就让孩子每天都干干净净,整整洁洁,他自己是不能忍受脏、乱、差的。我们家的房间我每天都要花十多分钟收拾整齐,定期打扫干净,女儿的小房间也不例外。假期里当我不帮她收小房间时,她早已不能忍受乱糟糟了,她自己会把东西摆放整齐,还会将将物品按照自己的需求整理整齐。看到她整理干净的小房间,我暗自窃喜,其实我从来没有刻意去教她怎么收拾房间。

礼仪教育随笔4

我觉得,对幼儿进行“幼儿园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他们读过几句礼仪的话语,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学会运用礼仪、逐渐养成习惯,所以,礼仪教育应用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否则光说不练是没用的。

我是这样做的:先教幼儿诵念《幼儿园礼仪教育》书中的白话三字经,然后经常结合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实景引导幼儿练习。例如幼儿学过“来园礼仪”的“三字经”后,我在晨间接待时就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如果他未与父母说“再见”,我就用“三字经”的有关句子提醒道“X X小朋友,‘别父母,勿忘掉’呵!”若不是父母送来园的,我就改说:“别家人,勿忘掉。”幼儿上厕时遇到小小班弟弟妹妹在里面,我就引导幼儿复习诵念“如厕礼仪”,于是幼儿就知道“有人在,须等待”了。幼儿要到户外活动,我就说“人离开,椅收起”(椅子的礼仪);午睡时我说:“不蒙头,不趴睡,”发现个别幼儿玩席子、被子,我提醒他“小手空”。这些都是午睡礼仪中的语句……如此这般将幼儿诵念过的礼仪三字经与幼儿在园的生活情景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幼儿记忆、理解学过的礼仪内容,了解什么场合用什么礼仪。幼儿经常说、经常练,久而久之才能逐渐养成习惯,才能达到礼仪教育的目的。

什么是礼仪?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闪耀着文明礼仪的光辉。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等等。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总能见到一些 ……此处隐藏9446个字……来表演早晨入园的情景剧,她从教室门口进来大声的说:“老师早上好,”并且还给老师鞠个躬,老师微笑着应答:“刘雨鑫早上好。”这时,我就问全班的小朋友:“你们刚才看见什么了?听见什么了?”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我又问:“那她做的对不对那?”孩子们说:“她做的对”并且还主动的给刘雨鑫鼓掌。我又问“下午离园时我们因该给家长说什么,给老师和小朋友们说什么那?”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给家长说你好,给老师和小朋友们说再见。”我及时的鼓励孩子“你们好棒呀,咱们班的孩子们都是懂礼貌的聪明宝贝。”从这以后我发现孩子们都能主动的向老师问好了,我也经常用这首歌曲进行课堂活动的导入,孩子们的积极性也特别高,后来我又自创儿歌运用到其他的礼仪教学上,孩子们接受快,运用的也快。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通过这节教学我深有感触,幼儿教学不是一沉不变的,需要老师不断地去总结,反思,摸索,创新,找到适合孩子的课堂活动。只有这样,老师才教的轻松,孩子才学的轻松。我相信,只要我们平时多动脑,多观察,多动手,我们都会整理出一套既适合孩子又适合自己的教学课堂。

礼仪教育随笔14

父母如果长期用不良的话语伤害孩子,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有位母亲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讲故事;爱乱画,不爱写字;胆子大得谁都不怕……结果,孩子上学后,不愿回答老师的提问,爱自己乱画不愿写字,并常常不顾老师的'劝阻和批评破坏纪律,老师和家长都以为他是个弱智儿童,可是智力测验的结果却是"智力正常"。最后经专家鉴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语言性智愚症",其病因就来自他母亲那经常性的口头强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招募了一批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人到前线打仗,当局请来了心理学家帮助管理这些人,心理学家要求这些人每个月都给家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拟好,告诉亲人他们在前线如何勇敢,如何听指挥和取得战功等,半年之后,这些人竟都变了样,变得像信中所说的那样勇敢和守纪律了。

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变"好"了呢?就是那些良好愿望的暗示作用。大人如此,又何况小孩子呢?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看到孩子的好行为,看到他的长处和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就要发扬光大,使孩子充满信心从而更加积极起来。至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则要明确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否则,由于孩子的判断力差,你唠唠叨叨他还以为你是在表扬他呢,他将会更加"我行我素",再则,要让孩子学习自我竞赛,自我比较,认识到自己的进步。

总之,不要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的不良行为,否则"坏孩子"可能就诞生在家长的言语之中。

礼仪教育随笔15

早晨,我像往常一样站在大门口迎接幼儿入园,希望孩子们快乐的一天从入园开始,但就在这样期盼的早晨却发现孩子们都是面无表情的来到幼儿园,家长也是一样无精打采的像是刚刚起床不久,有披头散发的,有穿睡衣的,有穿拖鞋的,当然也有衣着得体,容光焕发的家长,其实从家长的仪容仪表也能看出孩子的精神面貌,有的孩子特别有礼貌远远的就能听到那句"老师早上好!"这些家长肯定也是非常有礼貌,至少也会面带微笑和老师相互对视一下,相反有的孩子走到老师面前,你主动说句"早上好",孩子还未必会回应你一句,这些家长一般也都是目不斜视地就走过去了,所以孩子同样是模仿了,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特别对大一班孩子进行了一周的观察与分析。

星期一早上,孩子们和往常一样带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幼儿园,但是大一班有三四个孩子主动对老师说了早上好,晨检后,我在班内表扬了这几个孩子。下午发现说再见的孩子多了而且心情都比较好。

星期二早上,大一班大部分孩子都给老师说"早上好",其中常依然小朋友是笑着说的,看的出特别喜欢幼儿园,就在这时江江(聪明又调皮)、子瑜(开朗活泼、反应灵敏、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强)、佳艺(性格内向不爱讲话)三个小朋友一起来了,奇怪的是三个都没有打招呼,就径直向活动室的方向走去。晨检结束后,我回到活动室对孩子们说:“今天早上我们大一班大多数小朋友都能礼貌的说早上好,而且常依然小朋友还是笑着说的,一看就特别开心。不过我们班还有三个小朋友是一起来的却没有看见老师,不知道是不是老师没有站到大门右边,明天我要站到小朋友们都看见的地方”。下午离园时,孩子们都是开心的说“老师,再见”就和爸爸回家了,最后离开的三位小朋友,只有子瑜说:“老师拜拜”,我高兴的说:“不错,有进步”。

星期三早上,孩子们好多都是高高兴兴的来到幼儿园,边跳边跑边说老师早上好,甚至有孩子跑到每个老师面前都说一句老师好,江江小朋友很自然的说了句:“老师好”。这让觉得孩子们变化很大,变得更可爱、更开朗自信了,回到班上给小朋友们分了组,并给表现好的小组奖励一面小红旗以示鼓励。

星期四早上,外面下着小雨,个别孩子像往常一样早早的来到了幼儿园,我没有去大门口,先是在各班门口巡视了一圈,可是进入大一班时却发现和以往不一样了,多了两位小朋友站在门口迎接,他们齐声说:老师好,叔叔好,阿姨好,叔叔再见,爷爷再见,声音特别的大,来送孩子的家长有的说:"你好,再见";有的说:"真是个好孩子";有的'腼腆的说"哦,好";也有的憨憨一笑,从表情可以看出很害羞。孩子越来越多,等大多数孩子都来了以后,有几个孩子围过来问:"老师,为什么他们两个都胸前贴一个红色的桃心?"我随口一说:"那是爱心,说明这两个孩子很有爱心,有礼貌。"我话音刚落,就有几个孩子也站到了那两个孩子旁边,说她们也有爱心了。看到这一幕,我不由的想到,不是我们的孩子没有爱心,只是做为家长老师的我们没有适时的提醒孩子,致使孩子们没有认识到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在加上不能及时的表扬。晨检后我和牛老师聊到过,才知道那是"文明小天使"的标志,昨天就让一些小朋友站在门口接待,可是要么不说话,要么就声音特别低,今天看来爱心起作用了。孩子们都想做个有爱心的小朋友,一整个中午孩子们开始抢着帮助别人了,起床后梓萌和一些小朋友主动帮助别的小朋友叠被子、找棉袄等,看到这一现象我欣慰的笑了,希望孩子们坚持下去,都能成为懂礼貌讲卫生的好孩子。之后,根据孩子们的需要我们给了一定的鼓励,同时给孩子们创造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为此专门制作了礼仪带“文明礼仪小天使”、班里小小值日生,这些都是孩子们很喜欢的活动,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就要尊重别人,帮助别人,成为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就这样孩子们都开始高兴的入园、离园,都会笑眯眯的对老师说:"早上好,再见"。包括最不愿意在人多的时候说话的佳艺小朋友也由最初慢腾腾的说老师好,逐渐变得更加自信、声音洪亮了起来,就这样孩子们每天来园、离园都特别的开心。

通过一周“晨检礼貌问好”的观察,我发现,要用典型的例子侧面引导孩子,多多的鼓励幼儿,这比直接告诉幼儿效果要好得多!在园期间多提醒幼儿学说礼貌用语,慢慢地使他们成为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和幼儿多沟通,给她们多一点关爱,使她们变得更加活泼开朗,做一个自信的孩子。同时,希望全园的孩子都能在老师们的鼓励下开心的度过每一天。

《礼仪教育随笔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