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并不像走进幼儿园大班门那么简单,但是,它也绝对不意味着学习阅读就有多么困难。妈妈们可以通过下面一些小细节,帮助孩子在文字的世界中重获信心,迅速提高阅读能力。
1、读书的时候用手指指着
当你教孩子读书的时候,你可以用手指跟随着你们的阅读速度,指示着行文。一方面,让孩子习惯这种阅读的格式,也就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另外,当遇到一些特别的词语时,你要用手指着这个字或词,给他讲这个词在文章里是什么意思。通常孩子会最先认识自己名字里的字,你可以给他讲这个字在不同行文中的不同意思,他会很感兴趣,以此为基础,许多见过的字或词都可以反复训练,他就逐渐能够认更多的字,领会更多的词义了。
2、新故事的“预习”工作
当孩子拿到了一本新书的时候,尽管他是那么喜欢上面的小恐龙,可他通常还是不太愿意一开始就大声地读出故事,因为他们还是有点儿害怕在爸爸妈妈的面前丢丑——有太多不认识的字词!那么,当你们准备开始阅读一本新书的时候,父母们可以先和孩子一起“预习”一下这本书。主要是通过浏览里面的图片,从封面到内页,边指着这些图画边给他讲述大致的情节,还可以以图片的内容来给他提问题,如“你看见这只小恐龙在干什么呀?他为什么哭呢?”孩子会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思考来想像故事内容,然后你可以跟他说,等他仔细读这本书的时候就会知道了,调动一下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有一些超出孩子年龄太多的生字生词,你可以在预习的时候就讲解给孩子听,让他在自己阅读的时候不至于太“害怕”。
3、不要操之过急
当孩子练习大声读书的时候,不要让他读太难的书。也就是说,如果他在读的过程中,十个字有一半都不认识,就会使他感到特别困难而感觉沮丧。因此,如果你怕字太少而起不到联系读书的效果的话,你可以为他选一本字词都很简单,但有重复结构的书。也就是说,同一个结构不断重复,只是更换一些简单的词,这种重复结构被普遍用在教授幼儿和学龄前孩子阅读的方法上。另外,如果孩子喜欢重复地读一个故事,父母们不要因为觉得阅读量不够而不利锻炼孩子读书,其实,这种重复阅读一个故事恰恰能够增强孩子读书的自信心,偶尔还可以让他向众人小小地炫耀一下。当他不仅从阅读中得到了快乐还自信自己能够完成,他就会特别有积极性和认真。
4、帮助孩子对付生字生词
生字生词是孩子阅读时最大的障碍。但是鉴于年龄的局限,四五岁孩子的识字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勉强他什么字都认识或者记住许多教过他的字。但是,父母同样可以想一些办法,减少不认识的字词对于阅读的阻碍,并教给孩子更有效地认识它们。比如,在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词,你们可以先暂时跳过它们,读后面的内容,然后你们再返回来,问问孩子“你觉得这个词在这儿应该是什么意思呢?”结合着前后的语义、或者是词组中他认识的字,帮助他猜出词义,然后再重新认真地教他一遍这个字或词怎么念、是什么意思、日常生活中我们说什么话的时候会用到它等等。在孩子自己阅读的时候也可以让他用这种暂时忽略和跳过的办法,不要让他因为不认识的字词而打击了积极性和阅读的动力。
同时父母和孩子都要明白,这个时期的阅读,整体的阅读效果和体验是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单个字词的认识相对并不是练习阅读的重心所在了。
5、读书时要专注
这里所说的“专注“,不仅指的是孩子,更是要提醒父母的。孩子的专注其实大部分是源于父母的认真程度。因此,虽然我们说如果每天能和孩子一起读半个小时的书是最理想的,但是,如果你们在这个半个小时中总是为一些事情停下来,比如开水开了,你要去灌水,或者有电话要接等等,那这样的效果还不比精神集中、全神贯注的10分钟效果要来得好。
而更为重要的是,父母在读书事所表现出的认真态度、重视程度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于阅读这件事的重视程度的。父母们一定不要只是把读书当作是学习知识的一项活动、一个课程,因此而不对这种“打搅”觉得有什么不好。孩子会因为这些打搅而对阅读产生不重视、无聊甚至烦感的情绪。读书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培养孩子一种阅读的状态和心态,乃至一种做事的态度和专注。所以,父母们在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最好能够腾出一块不被打搅的空间和时间,专心地和孩子一起阅读。
6、读书也“聊”书
所谓“聊”书,意思是说和孩子一起聊书里讲过的故事。实验证明,和孩子一起讲书里讲过的故事,能够促进他的词汇积累、理解能力和会话能力。在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你可以跟他讨论你们正在读的故事,比如当小红帽来到外婆家,而并不知道躺在床上的是大灰狼时,你可以问问他“你觉得下面会发生什么呢?小红帽会不会发现那是狼扮的外婆?”或者你也可以在孩子读完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之后,和他讨论这个故事中的一些情节,或者让他说说他自己读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等等。这些都能够促进孩子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孩子自己也会比较有成就感,从而增添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