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什么

时间:2024-04-18 19:15:29
清明节吃什么

清明节吃什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提起清明节,这一天不光会说到是祭祖扫墓的日子,还会说到清明节吃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饮食习俗,下面跟随我具体了解清明节吃什么。

  清明节吃什么1

清明节,人们要扫祖墓,除杂草,培新土,祭祖先、悼亡灵。如今也是祭扫烈士陵园,进行植树造林,开展传统教育的日子。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不准动烟火,只能吃冷食凉菜,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介子推。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他追随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流亡国外。文公回国后,重赏随从。介子推却未得赏赐,与母隐居绵山(即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的介山)。后来,文公要给他封官赐爵,他却坚辞不受。

文公无奈,只得放火烧山,本想逼他出来,没想到竟把介子推母子烧死在山中。后因寒食和清明相连,逐渐合为一个节日,但节前蒸“子推馍”的习俗,在陕北的榆林和延安两地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清明节吃什么2

青团

北方胖友们可能吃青团的习俗不多,如果要是东北老铁吃一口没准会说“哎呀这不绿shai儿粘豆包吗”。但在江浙一带,好吃的青团可是要排队抢的。

青团历史悠久,在《随圆食单》中有书 “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据《琐碎录》记载:蜀人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明代《七修类槁》也说:古人寒食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今变而为青明团子,乃此义也。

对于青团的创制,有一段历史典故:相传春秋战国时,晋国贵族介子推隐居绵山,晋文公以火烧绵山,意欲请他出仕。介子推不言禄,遂被烧死山中 文公至为惋惜,是日适清明节,后人为纪念他,就青汁和粉为团祭祀。此后一直流传至今,并以青团祭祖先,曰“祖宗七人吃青团子”。

有朋友认为青团就是坟草磨成的汁揉面,吓得从来不敢吃。其实这是个误区啦。

青团、清明粿的青汁取自艾草或鼠麴(qū)草,有些地方甚至会用马兰头。因为他们在清明时节长的最为茂盛肥美。将其捣汁加入糯米粉做皮,再加入各地喜爱的口味做馅,搭配不同的.手法、熏蒸技巧,便做成了清明与寒食节的传统点心。

  

艾草

青团就算在江南,各地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温州人铺柚子叶来蒸;台州人习惯在青团上捏小尾巴;在绍兴包清明粿,安徽还有地方将青团做成饺子状,称为“清明饺”。

艾粑是广西传统的小吃。制作原来的来源是在清明前后,田头生长茂盛的“艾”。枝叶多汁浓稠,还有一种诱人的香味。

艾粑的制作和青团略有不同,青团用汁,艾粑则用切碎的艾草做粑粑。

采摘艾草后,先把艾草放入少量碱水中浸泡一天、漂去苦味。放入锅中,开盖煮熟,用手掐艾梗,绵软至一捏就断即可关火。洗净后切碎炒香,和糯米粉、糖等一起舂成粑粑,用很热的水,糯米粉遇热变成粘性,较好成团。再包上芝麻或花生馅,用芭蕉叶、柚子叶等垫在下面,蒸熟即可食用。和青团不同,艾草米团不像面团有延展性,主要靠按、压、捏来成型,不适合手心里揉搓。

  清明节吃什么3

1、清明节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清明节吃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

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

  

3、清明节吃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

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清明这日,各地还有一些食俗。通常,清明节早上吃鸡蛋、单饼,喝麦仁、玉米仁或高粱米稀饭。

在农村,这天则常用小米饭、豆饼、干饭喂马、骡、牛、驴等大牲畜,以镐赏其一年的辛劳,故有“打一千,骂一万,清明节管顿饭”之说。

4、泉州清明节的食俗是吃“润饼菜”和“清明馃”。

“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再卷胡萝卜丝、肉丝、坷煎、芫萎等混锅菜肴,即可食用,甜润可口。

“清明稞”是以糯米、小麦、地瓜干等碾粉作皮,包上糖豆沙馅,蒸制而成,香甜适口。清明节吃“润饼菜”和“清明馃”,当为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清明节吃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