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1下课了,坐在第一桌的小月仰起小脸说:“老师,求你了,别让我和小泽一桌了。”我问;“那你想和谁一桌呢?”还没等小月张口,邻座的一名男生大声说:“老师,他想和小明一桌。”女孩赶忙矢口否认连说没有。那个小男生寸步不让地说:“那你总回头去看小明。”周围的另外两名男生也随声附和着。小月委屈地哭了。上课铃响了,我望着满脸泪痕的小月,再望望刚才七嘴八舌的几名男生,我笑了笑,用手抚摸着小月的头,轻轻地安慰了一句便离开了教室。
下午大课间是我的自习课,我没有像往常一样组织孩子们上语文课,而是决定和孩子们就今天发生的事进行一次交流。首先,我很随意地和大家谈起我与英语老师的一次谈话。“那天,我和李老师谈起了小明,我们都认为他是个吸引女生眼球的男孩,当时还逗他一句,到中学一定要把握好自己。”随后,我问女生:“咱班哪个女生喜欢小明?”女生们先是面面相觑,继而陆续地举起了手。我接着说:“是啊,像这样优秀的男孩谁不喜欢呢?喜欢,这是一个多么动听的字眼,又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情感啊!可是,如果我单独问哪个女生喜欢小明,你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吗?”同学们微笑着摇着头。借此我和孩子们进行了倾心的交流。主要从两个角度谈的:一是:你们到了青春期对异性多一些关注是正常的,喜欢某位异性也是一种正常情感,那说明你喜欢的人身上有许多优点,不仅你喜欢,会有许多人喜欢。我举了一个例子,就拿打篮球来说吧,女生看男生打球,都喜欢能投球的,跑得快的,能抢篮板的······,有谁会说,我就喜欢投大眼蓝的?孩子们狂笑。二是:每一个同学都应该把这种情感视为最纯洁、最美好的情感,而不是用开玩笑的口吻去歪曲他。如果谁把这种情感歪曲了,说明谁的思想不够纯洁。
接下来我又让孩子们做了一个动作,都回头看,最后一桌的学生回头向前看。之后,我问孩子们:“刚才你的视线里大概有几个学生?”大家回答有6------7个。“那这一回头之间,他人一定看得出来你是为谁回头的吗?”孩子们给出的回答是否定的。紧接着我问道:“那么,谁又能断定小月回头就是在看小明呢?”直到这时,孩子们才恍然大悟。那几个刚才生口舌的'孩子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多数孩子应该对异性之间的喜欢持正确认识。至少个别孩子会明白,开这种玩笑会让人认为自己的思想本身有问题,而且还有可能与同学闹纠纷。那以后,班级再也没有人说男女之间的闲话。
反思:到了高年级,异性之间这种相互倾慕的情感十分正常,有时同学之间的相互取笑也在所难免。作为教师,既不可因正常而放任自流,更不能因孩子还小而大惊小怪。尽管他们还似懂非懂,我们也要及时地进行正面的疏导,让这种美好的情感成为一种永远的记忆,成为积极向上的一种动力。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2现在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不是经验和技巧,而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欠缺和凝滞。
由于教育对象的时代性、教育资源广泛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教师每天都需要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在学习中工作,在学习中提升,以学习求发展,用学习让自己做一名有故事的老师,有故事的老师有爱、有志、有识、有趣、有恒!
有爱。教师“爱”学生。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在教学实践中,要把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寓于对学生的关爱之中,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进步,这就需要老师用爱心去呵护,用爱心去启迪,用爱心去点亮每个学生的人生灯塔。老师还是能够做到以情感人,以行带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做学生思想工作过程中,真心的体贴、温馨的话语,耐心细致工作态度,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启迪着学生的心灵,净化着学生的灵魂,开启着学生理想的心扉,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最欢迎的是充满爱心、有人情的老师。爱,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和手段,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老师应该以无私的爱心感化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用师爱的雨露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师爱伴随每个学生成长。所以老师教育的追求是“成人”而非“成事”、是“养成”而非“速成”、是“内化”而非“灌输”。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不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然而,教师的“职业倦怠”早已让很多老师成了“撞钟的和尚”,他们过一天算一天,教师的职业倦怠从何而来?梁启超先生在《教育家自家田地》里道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
一点新学说都不讲求,拿着几年前商务印书馆编的`教科书上堂背诵一遍完事;今日如此,明日也如此,今年如此,明年也如此,学生们听着个个打盹,先生如何能不倦?
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梁启超同样给出了一个好方子:
当先生的常常拿“和学生赛跑”的精神去做学问,教那一门功课,教一回自己务要得一回进步,天天有新教材,年年有新教法,怎么还会倦?你想学不厌吗?只要诲人不倦,自然会学不厌。把功课当做无可奈何的敷衍,学生听着有没有趣味有没有长进一概不管,那么当然可以不消自己更求什么学问。既已把诲人当作一件正经事,拿出良心去干,那么,古人说的:“教然后知困”,一定会发见出自己十几年前在师范学校里听的几本陈腐讲义不够用,非拼命求新学问,对付不来了,怎么还会厌?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法子:只要你日日学,自然不厌。只要你日日诲人,自然不倦。趣味这样东西,总是愈引愈深,最怕是尝不着甜头,尝着了一定不能自己。像我们不会打球的人,看见学生们大热天打得满身臭汗,真不知道他所为何来;只要你接连打了一个月,怕你不上瘾?所以真肯学的人自然不厌,真肯诲人的人自然不倦。这又可以把孔子的话颠倒过来说:总要“行之以忠”,当然会“居之无倦”了。
所以,有志的老师虽嘴不敢豪言“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树立光辉典范”,但心中总觉要有“为中国教育留下一帧身影”的理想。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教师不仅要做一个阅读者,也要做一个行万里之人,不断学习,敢于跨界,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改变行为,知行合一。在教育的路上,爱心是合格教师的底线,智识是成为优秀教师的上限。
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浅薄无知。”是的,如果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穷于应对。苏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我认为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努力完成由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转 ……此处隐藏8702个字……所以才被弄坏的`。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甚至跟着起哄,大声嚷嚷着。
“对对!就是厂家的责任,制造得一点都不结实!”
“我们找消协投诉去!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乱侃着。这时我发现只有一个同学面红耳赤低着头坐在那里,眼里透着犹豫的目光。我没打断同学们的议论,直到声音渐渐停止。那位同学终于站起来承认了是自己弄坏的,并叙述了经过。
待那位同学坐定后,我轻描淡写的就这件事说了几句之后,又发动全班同学设计现代结实环保的垃圾桶,很快那位同学也忘掉了弄坏垃圾桶的事情,投入到设计之中。
让一颗受伤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愈合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只要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负责任地处理问题,而不是从整治学生角度去思考问题就会掌握好分寸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13今天上午做广播体操时,我在做操学生队伍边来回行走。我走到冯某旁边突然看到她的左眼睛是肿的,并且还有些於紫。我便悄悄地把她叫到队伍的后面,关心地问:“你的眼睛怎么了?”冯某低声地说:“尹某昨天在教室里拿笤帚时笤帚把捣的。”“啊?”我忍不住惊叫道:“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冯某的眼睛被尹某碰伤而且此事发生在教室,我竟然不知情。以前,同学们只要发生一点小摩擦受点小伤,总会有同学为我汇报,特别是受伤的孩子会找我评理。今天冯某的左眼睛被碰伤竟然没有同学告诉我,而且冯某本人也没有告诉我,这怎么可能?我急忙把尹某叫来一问究竟,果然和冯某说的一致。我忍不住疑惑问尹某:“你碰伤了别人,怎么不告诉老师,如果受伤者伤情严重的话老师或家长可以及时将其送到医院诊治,否则的话耽误了后果不堪设想。”我又问冯某:“你的眼睛被碰伤了,你怎么没有及时告诉老师?”冯某小声地说:“我感觉不碍事,所以也就没有告诉您。”还不碍事?此时眼睛还在肿着,有的孩子哪怕被其他孩子不小心轻轻碰一下就要找老师告状,这样一对比,这个孩子胸怀多么宽广。但我还有一些疑惑,一般遇到孩子受伤即便老师不知,孩子回家后,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伤也会及时和老师联系一问究竟,奇怪的是冯某的家长昨天也没有任何反映,难道家长没有发现孩子受伤?不可能不知道,孩子的左眼皮已经又肿又紫。想到这我急忙问冯某,你家长知道你的眼睛受伤吗?冯某小声地说:“知道。”我迫不及待追问:“你家长对你眼睛受伤的事怎样说?”冯某接着说:“我妈说,同学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妈妈说只要眼珠不疼就没关系。”我顿时感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就是有这样宽广胸怀的家长才教育出包容别人错误的孩子。虽然冯某和她的家长都很包容别人的错误,但对于犯错误的孩子,不能因为遇到这样宽宏大量的人就可以对自己的错误不承担后果。我决定和尹某的爸爸联系一下。
我拨通了尹某爸爸的电话,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他叙述了一遍。尹某爸爸一听也很着急说:“老师,我是否带这个受伤的孩子去医院看一下。”我说:“这件事是昨天发生的`,从目前的情况看,受伤孩子的眼睛只是皮外伤,至于是否带孩子去医院,你可以直接和对方的家长联系,尊请他们的意见,虽然对方家长通情达理没有向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但我们的歉意和诚意要表达到。”放学时,我把冯某带到尹某和他爸爸面前看了一下冯某的伤势,尹某的父亲让自己的儿子为冯某道歉并及时拨打了她家长的电话,当时没有人接听。
第二天中午放学时,我见尹某的父亲手背在身后,似乎藏着什么。我见了急忙告诉他,他的儿子所走的路队不在这边。他笑笑说:“我是来找冯某的。”此时冯某正好走过来,尹某的父亲背着的双手也从背后伸到了前面,原来是一盒包装精致的巧克力,追着冯某要塞给她,她坚持不要,我见状也劝她收下尹某和他家长的歉意,冯某见我发话,才勉强收下巧克力。尹某爸爸的脸上似乎也有了一些欣慰。望着这和谐的一幕,我想起从教二十多年间,因为孩子之间的一些磕磕碰碰家长之间也出现过情况种种,但都没有这个场面让我感动。为什么这件事的结果这样暖人心呢?我想是受伤者的宽容和碰伤别人者主动担责才创造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14教学叙事本学期,学校开展了“文明礼仪”主题活动,这可是件大好事,在平时教育中对学生的言行加以规范,教育他们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这项活动看似简单,似乎平时口头教育几句即可,但要学生落实到实际行动必须要从学生的内心熏陶,使之有好好表现的欲望。怎么办呢?一天,我把争创文明班级的标准到班级一公布,教室里片哗然:“这么多呀,比登天还难啊,怎么做?”、“算了,干脆放弃吧!”……那些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呢,却笑眯眯地说:“好吧,我们有信心。就这么一点点,不多不多!”两派是争论不休,又没有结果。怎么办?总不能就让他们这样永无休止地争论下去吧。
“一学期要我们做到这么多,老师有时也做不到!”正当我思考对策的时候,素有“尖尖嘴”之称的A说的这句话传到我的耳朵。我灵机一动,故意让她把刚才的那句话重复了一遍。那些本来不讲文明的同学来劲了,好像找到了救星,不停地跟在后面附和。
“如果老师能做到呢?”我故作迟疑地应答到。“那我们也能做到?”大家几乎是异口同声,包括那些有礼貌的同学。““好,就照你说的。”我爽快地答应了。“还有,平时大家互相监督,老师和你们比一比,发现一次不文明现象就扣一分,一周总结一次。”有这个约定,教室里终于恢复了平静,学生们似乎鼓足了劲要与我比试一番。
往后的日子里,我和学生履行约定,恪守诺言。中午,我早早地坐进教室,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开始,那些调皮的家伙时不时在教室里追打皮闹,后来学生发现我的举动,也都情不自禁地收敛了许多。
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月下来了,教室里有了许多“绅士”与“淑女”,有时教室里真的可以用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来形容。
回头想想,真的得感谢我和学生的这个约定。
我和学生有个约定,真好!
小学班主任教育随笔15是啊,他们是很快乐,不过今天可是乐极生悲了。
今天下着雨,早晨一来我就提醒他们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可是小耳朵根本不听。上午第一节课下,就一位小家伙跑得太快,滑下来了,不知磕在什么上面,小脑袋上破了点皮,不过那血是一点也不含糊地直往下流啊,小家伙愣愣地站那,也不哭,不知是吓傻了,还是满不在乎?帮他擦去流在脸上、脖子上的血,看那伤口,竟已经有些愈合了,不再淌血了。然后打电话请家长来带去看看。
下午来了,发现只涂了点碘酒,爸爸笑着说,这一点,也不知怎么看,只能这样了。他太皮了。我也只能笑笑了。
下午第二节课上班,写作业,看他们姿势时,突然发现一个宝宝的额头高了起来,再看看呀,还蹭掉了一点皮,没流血,但那个包可还真大呢。一问才知道,是走过去时不小心拌倒了。看他那还不时想抽噎的.样子,想来摔下来的时候一定很疼。想碰碰,又不敢,只能看看了,心里也挺难过的。还好放学的时候再看,那包好象小了很多,额头差不多平了。心里才松了一口气,他妈妈来了以后,赶紧告诉她要回家给处理处理,那妈妈也笑笑。
于是又想看来不能在班上说要注意安全,看我今天一说,问题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