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的语文教学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的语文教学随笔1教参中说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有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更有利于他们的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应认真抓好本册所安排的关于“不懂就问”和“勤于搜索资料”的习惯培养,不仅要通过专门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掌握有关知识,而且还要让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得到落实,不断实践,最终形成习惯。
不过说实话,在之前的十个有关“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教学我也试着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但到如今显示的效果来看是并不理想,因为这方面的内容学生往往会觉得你老师讲得罗嗦了,他们的意思就好象是你老师不讲我也知道,所以整个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就拿今天上课导入,我就是让学生来说说五年来自己在以前学到的习惯中那些学习习惯是让你受益匪浅的,举例来说说,结果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是寥寥无几。
我想有可能就是以前上这部分内容时过于倾向于灌输式教学了,说教式的教学,以至学生反感,或无所谓,因而他们也没有真正来学习那些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上述这些情况,我想今年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的方法改变一番,变以往的灌输式为学生自主式学习,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尝到“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的甜头。新课标也这么说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所以在布置预习第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各少数民族以及祖国历史成就等方面的资料,并且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向老师和同学询问。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就已经尝到了“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的甜头。我们要把这两个学习习惯渗透到今后的学习中,并让学生终生受益。
六年级的语文教学随笔2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也有着相应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这些学生即将迈入初中的大门,如何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我认为应做到一下几点:
一是抓住学生的学情。六年级学生在校园里显得更为活跃,他们有热情,也显得任性、容易冲动。有时他们会在桌面上、墙上写几句小诗、一行话语,好象像以此表达对学校的留念。教师如何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情感契机,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实践证明:积极疏导,把他们的心语得以外化,由此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是有效的路径。
二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六年级语文教学如果仅凭几十篇课文的精讲深挖、设计无数的练习,由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的确,课文只是个例子,应由一篇文章的阅读触及其余,启发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灵活、高效地学,有趣有味地学。
三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际课堂中,特别是六年级语文教学中,难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如果我们基于以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必然会摒弃。所以我们应该利用一切机会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同学们觉得毕业前的学校生活是紧张有序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们的习作里、日记中有生动的`记录,还有的以诗与画的形式、书信的方式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是没有预设的、水到渠成的语文学习活动。
我想,这是要求我们该认真反思反思教学中的一些行为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探讨实施决非上几节公开课、写几篇文章、出几份试卷所能含涵盖的,我想,它的积极实施是体现在每个教学进程中的,六年级的师生同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应共享一片艳阳天。
实践证明,在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课堂里、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六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会喜获丰收,他们的情感会得到升华,语文学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现。
六年级的语文教学随笔3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进行小组活动中,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①教师讲的课成为学生的“耳旁风”,请学生朗读或答题,学生张口结舌不知所指。②学生一边争先恐后高举小手,一边急切呼唤“我来!”“我会!”。教师请一学生发言,该生洋洋自得,其余学生无心聆听,或为自己未有发言机会而连声惋惜、抱怨,或迫不及待地轻声与同学交流。该生发言结束,其余学生要求发言的高潮再起。如此循环之中,学生心态浮躁,听讲浮躁,表面的灿烂下面是内在的苍白——轻学习交流,重表现自我。③学生从多角度回答问题后,再请学生发言,学生不能归纳综述。有的学生还一再举手要求发言,回答结果却是简单重复某个学生的回答,或是一些明显的错误。……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虽多,但有一点令人深思:孩子们上课“听”了吗?倾听老师、同学乃至自己的心声了吗?孩子们在学习中又“爱听”、“会听”吗?
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听”,“听”是孩子直接获得信息的最为重要的实践能力,并且“听”与语言是同时产生的,一个人语言的习得和运用能力的提高,首先从“听”开始。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中,“听”是首要的,也是用得最为频繁的语文能力。有资料显示,“听”占人的语言活动的45%左右,几乎与“说”“读”“写”的活动总量相待。看来,教师在忙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还有必要让孩子“乐听”“善听”,学会倾听。
一、唤起注意有意倾听。
长有两只耳朵,就时时刻刻都在听吗?不,既然有“熟视无睹”之说,就难免会“熟闻无听”。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又据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研究,人在集中注意力时,大脑皮层上就会产生“兴奋中心”,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最优势的兴奋中心”。所以只有唤起学生对声音的注意,集中注意力有意倾听,才能准确、有效地接受“听”的各种信息。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声音真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风声、雨声、流水声,笛声、歌声、人语声……是丰富多彩的声音,使大自然充满奇趣,使京腔京韵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使人与人得以沟通交往……如果没有声音,世界将会怎样?枯燥、死寂、可怕……难以想象。
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分配给我们两只耳朵,而只给我们一张嘴。意思就是要我们少讲多听。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学会倾听,不但能给予他人自信,使自己取得信赖,赢得友谊,也是了解别人的最好的方式。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的倾听者,能从中听到财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是“听”出来的。著名作家王蒙在 ……此处隐藏9327个字……用的方法,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可以自选一些操作实践题,使之能够有所为。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十分有效,来期还将大力推广应用。
五、突出章节过关
本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八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并能运用。由于抓好了章节过关,本期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六年级的语文教学随笔11刚跟《山中访友》过完招,接着便是更难上的《山雨》,这是散文家赵丽红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仔细阅读了课文,我发现这篇课文的特色之一便是大量的使用破折号和省略号,大约有六处之多。破折号和省略号的用法虽然常讲,但没有整理过,而且给我的感觉是边讲边忘,学生并没有掌握。
上这一课,我索性将破折号和省略号的用法打在屏幕上,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揣摩用法。用法出自《小学语文教师实用辞典》
省略号:1、引文省略;2、列举省略;3、话没有说完或语意未尽;4、语意含蓄让读者想象;5、表示声音的断续或延长。
破折号:表示语意的注释、转换、跃进、或语言的中断声音的延长。
大多数学生能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给标点符号选择正确的义项,但这一处略有争议: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沙啦啦……沙啦啦……
这里的破折号的用法众说纷纭,我以为是跃进,但未敢贸然定论。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觉得在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的基础上,重点处理以下三个句子就可以了:
1、象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的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2、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3、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三句话,勾勒出雨来的神奇,雨中的音韵美和色彩美,雨后清新的绿色,以及我对山雨的喜爱,大自然的赞美。且这三句话集中体现了课文的表达情感的手法:比喻,拟人,想象。抓住重点,问题便迎刃而解。
六年级的语文教学随笔12语文课堂是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敢于打破常规、发挥自己想象力的课堂。老师在这课堂上扮演的是指导和鼓励学生表达、学习的角色。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虽然深知这一点,但在实际情况中,却并不能完全做到。特别是作为刚入职的新老师,把这种现象往往归咎为课堂突发事件。
我记得我刚接手六年级的时候,在一次课堂上,那节课讲的是《少年闰土》,我在课堂上提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鲁迅先生说他周围的玩伴都只能看见围墙四角的天空?我给了学生5分钟的讨论时间,学生听了都很很认真、而且讨论得也很热烈。我看着这一情况很高兴,以为他们都是按照了文本去讨论。5分钟后,我提问一个比较差的学生,他的理解是因为作者的玩伴是近视眼。我当时听了有点生气,但我没有说什么,后来又叫了一位成绩更好的,他的理解有2种:一是近视二是被束缚,视野太窄听了他们两位同学的回答后,我心里虽然有点小小失望,当课堂毕竟回到正轨了,还是很欣慰的。
课后,我仔细想了一下,认识到不是学生没有把握好课文,而是思维的.定势,使他们习惯于从生活中看见的常见事物去分析,去思考!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不是去禁锢他们的思维,而是要去引导,挖掘他们的思维!促使他们敢于思考、想象和表达!
六年级的语文教学随笔13面对进入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纷繁复杂、甚至不知所措的局面,崔峦教授为语文教师们指明了原则和方向: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做训练,完完全全为学生。对此,我感触颇深。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学会整合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扎实训练的平台。教师们该怎样整合教学目标呢?下面,我将结合我听了《穷人》一课的教学后的感受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穷人》一文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册的课文,学生已经具备相当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因此,教者在讲读课文前安排了质疑环节,学生中除了综合课文大意提问外,有的结合课文句子问到了:“桑娜为什么觉得自己非这样做不可?”“桑娜为什么忐忑不安?”接下来,教者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了整合,归纳为以下四个问题作为本课着力解决的教学目标:
1、课文的题目是《穷人》,可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你能找出相关的细节描写感受出穷人的“穷”吗?
2、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
3、桑娜把孩子抱回来后,心里为什么忐忑不安?
4、渔夫身上的担子那么重,为什么还愿意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听着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看着学生们的活动,我感觉到孩子们只是在机械地做着语言文字的训练,表面上看,学生是自主的、合作的、活跃的,实际上,学生根本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始终是在被动地进行学习,课堂缺乏了应有的生命活力。究其原因,作为串联整堂课的四个思考题缺乏深度、力度和广度,教学内容的联系是肤浅的、散乱的.,教材内在的美感远远没有发掘出来,此篇教材特有的对读者的心灵震撼也远远体现不出来。
追根溯源,思考题的选择、设计应该立足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能够统摄全文,引领学生深入浅出地领会课文大意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深刻的内在情感性。《穷人》中桑娜和渔夫带给读者的感染力来自于他们帮助别人时自身的穷困引发的矛盾心理,既真实又朴实。“穷”是他们助人的障碍,却因此成为闪光点。对他们这种行为、美德的理解,应在了解“他们做了什么”之后,着力理解“抱养两个孩子时的心情”包括本来很穷的家庭条件、将要面临的困难、渔夫回家后的态度。基于此,我个人觉得,本文的学习可以从文中的这两个方面着手,根据教材中的两个原句,设计一个统摄全文的思考题:桑娜觉得自己“非这样做不可”,为什么又“忐忑不安”呢?其中的“非这样做不可”解决的是他们做了什么的问题,“为什么又忐忑不安?”了解的是他们做这一切时的复杂心情。根据一个问题进行分层教学,既整合了教学目标,梳理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理清了阅读条理,又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这样设计,还有一个的好处在于能同时兼顾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突破教材的难点,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因为,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两个很有价值的语基训练点:“非……不可”的句式训练和对“忐忑不安”一词的理解、深化、拓展。教学中能落实好这两个知识点的训练,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也将同步提升,对作品本身具有的思想性、情感性的体验也将更加深刻、准确、到位。
因此,我个人觉得,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走进文本后,必须走出文本,高 瞻远瞩,高屋建瓴,提炼出能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领会文章内涵的契入点,让学生在逐步升华情感体验的同时夯实语文根基,也借语基的训练帮助理解文本的内在情感。这样教学,我们方能达成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