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教学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学随笔1原人教社修订版教材中,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做了一些特殊的修订,其中,在每一个练习后面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选学题,是最醒目的一个处理方式之一。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说明,编写者、专家们的出发点是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希望在保证孩子们数学基础之上,适当安排一些有利于促进孩子思维发展的练习,从而让一些在平时学习中“吃不饱”的孩子有一个发展的机会。
面对教材这样的设计与安排,作为一线的教师,只要是认真备课的老师,都能领会编写者的意图,都能把握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展开尺度,应该说根据教材的这种安排方式,对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敢,也无法按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来展开教学,原因很简单,现在评价学生的.标准,不论你是公开反对,还是承认也好,仍然还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标准,自然考试成为学生之间竞争的唯一方式,同时,分数也成为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体系,如何备考自然也就成了师生之间共同的话题了。
由于根据修订后的教材要求,选学内容是不纳入各种考试的范围之内的,但作为各级的出题者,往往在潜意识中都有一个想法,通过考试把学生考出个三六九等,把教师考出个三六九等,似乎不这样出题,就显示不出自己的水平,不这样出题,就无法体现考试的份量。
这样一来,可苦了孩子了,同时也苦了老师,因为,一份试卷要想考出个三六九等,必然会出现一些偏、难之题,而这些考题往往都与教材的选学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试想如果孩子连书本上的选学题都不会做,再遇上试卷上的难题不就更不会做了吗?为此,老师对书本上的选学题不敢怠慢,每每遇到这样的题会集中精力,一点一点带学生攻关,虽然有一些孩子理解了,但更多的孩子却越来越糊了,有些人甚至连基础的东西都不会了,更有甚者,一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正在这种错误的导向指引下,一点一点的消失,上数学课一步一步地成为他们讨厌的一件事。
面对当前课堂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这一现象,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急在心里,却又无力回天,因为它的现状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可以改变的。如果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按照这种考什么,教什么的导向走下去,必然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死胡同,会把小学数学教育引向一条不归路上。
因而,当前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改革过于以量化方式进行评价的教学评价方式,走出一条能够真正地全面反映学生成长的评价之路,从而才能保证课程改革在教学各个环节的真实动作起来。
数学教学随笔2在多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在现行的数学教学大纲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已经提高到相当重要的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下是我的两点总结:
一、创造有利条件,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方式更能吸引他们,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自始至终创设各种方式的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二、培养师生情感,使其亲师信道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亲师信道,必须改变过去“一言堂”的'课堂环境,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不再受束缚,使教学向民主化、人性化方面发展,允许学生有想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要把问题交还给学生,激励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能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归纳的知识内容,教师绝对不说;能让学生做的教师绝对不包办;能让学生自己发现找出答案的教师绝不再作指导。只有在不规范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才可以作补充说明,绝不允许教师将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这样师生间的距离近了,感情增加了。而积极的情感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能量,从而提高思维和学习潜能。学生听课也伴随一定的情感,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以上两点看似简单,却不是一两天能做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尽心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上多关心学生,拉进师生距离,相信学生定能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到更多,他们学习的进步才是我们最大的成功。
三年级数学教学随笔【三】数学教学随笔3导学案”如何导入新课怎样有效地导入课题,精彩开始每一课,引发学生的兴趣,快速进入角色,是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的课题。精彩的课题引入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他原有的知识,能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用恰当的方法导入新课,将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导学案的教学中,我们导课的第一环节是温顾互查,简单的说就是回忆旧知识,同桌互查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复习导入。这样的导入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联系旧知识的同时,降低新知识的难度,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状态中,能够比较容易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有好处,但是是否每一课时,每一种课型是否都适合用这种导入方法呢?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并不是每种课型都能用这种导入方法,在每个独立单元的新内容,第一次学生新接触的新知识点,就没办法用。有些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反而效果更好,对于计算类的课,就用复习的方法就比较合适。所以,我觉得“导学案”的导课方法,应根据课的'类型灵活地选择适合的导课方法,不应固定一种统一的导课方法,只要导课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对于教师的教学是有利的就可以了。当然,在导学案的运用上,我们还在摸索,相信在不断地研究之后,我们一定会找到一种最适合导学案的导课方式。
数学教学随笔4如果把数学课堂比作是思维的训练场,那么数学课上的讨论就可以看成是思维碰撞的火花。
让学生们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带着一双质疑的眼睛,凡事敢问个为什么,并想办法去验证,解决,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数学课堂。
在我们全县推开“导学案”的课改中,我们在教学中力争激起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让他们会小组活动,能与人合作,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的想法,让课堂不再是一言堂,不再是一潭死水。学生在课堂上有争论,说明,他们在动脑筋,在验证中,学生们会渐渐明确解决问题的正确的思维方法,即:大胆地猜测,小心地验证。
片断1:二年级,学生们在学习了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应用问题后,我出了一道这样的题 ……此处隐藏11820个字……、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有这个前提和保证,我们才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弄清楚,讲清楚,才能给学生设计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为他们主动构建认知结构奠定基础。有这个前提和保证,我们才能解知识形成过程中所运用的思想方法,才能有机地渗透给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全面完成小学数学教育任务。
数学教学随笔141、具有生活化、应用性的练习《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中,教学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因此可以设计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喜欢主动地完成。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优势,喜欢生动形象地事物。因此,可以使用过关游戏、儿童乐园和数学王国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高年级学生可以进行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索研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改变学习和练习是学生负担的状况。
2、数学练习的合作性和实践性,使学生自主完成现行的数学教材使得教师不断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性。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个性和品质,可以定期让学生以班或组等为单位,制作内容丰富多彩又充满生活乐趣的《数学手抄报》或《数学墙报》,学生自主收集生活或通过图书、网络等发现的数学问题或数学常识,通过交流、研讨,制作出趣味性、综合性、启发性的报纸,学生易于养成主动发现数学问题、自主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3。学科生活结合 综合发展学生可以在已有基础上,把生活中发现的已解决或尚未解决的数学问题,道听途说的或充满趣味的数学问题,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不限制内容和形式,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获取数学知识,使得数学练习更具有时代性、自主性和个性。学生对发现和探索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更加深入。4。评价生活化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以往的数学评价往往只是单一的等级评价,只是起到了调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枯燥而又起不到对主体的激励作用。而生活化的数学评价,恰恰弥补了这些。在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以评价之余,从学生的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表扬优点,提出不足,指出方向,使学生在真实而又生活化的情境中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树立学习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对认真踏实、书写工整地的.学生评价:你的作业书写的真漂亮,批改起来可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啊!继续努力吧,相信你一定会更加优秀!对聪明而又马虎的学生:你的想法可真不错,但是却出了问题,好好查一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希望你告别粗心,和细心交朋友,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让学生更爱学数学,更会学数学。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数学教学,需要靠教师积极的为学生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尽可能的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生活问题情景和练习,把生活实例融入数学,数学问题回归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认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贴近生活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学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学会用数学。
数学教学随笔15按照计划,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数学的新授课。
这节课是本单元最后一个课时“解决问题”,里面还涉及估算的知识。想到这节课,我就头疼不已:怎么估算?估大,还是估小?为什么?……而这些正是我们班孩子最大的弱点,学生基础薄弱,他们中大多数孩子不善于积极动脑思考,这种绕弯弯的题目总会让他们困惑不已,纵使我费尽口舌,部分孩子依然会睁着空洞的眼睛望着我。看着已准备妥当的课件、教案、学具,我陷入了沉思。
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的方法已经试过了,成效不大。既然这个单元知识已接近尾声,何不试试……忽然,我眼前一亮,想到前两天读到的一则短文,为何不让孩子们毛遂自荐当老师,来讲授这节新课呢?但不知道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否有些吃力。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提前来到教室,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班里的学生们,孩子们兴奋极了(这是我们班孩子最大的优点,他们信任老师,对任何新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孩子们已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地向我推选各个小组的代表“小老师”。
为了调动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自主思考,我故作神秘地说:“课堂上,我还要挑选一些小老师到讲台上讲课,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哦,表现好的小老师可以为本小组积五分。大家现在赶快备课吧。”孩子们又紧张又兴奋地望着我,这时已经有几个学生翻开书本,开始讨论起来。
上课铃声响了,我又给了孩子们十五分钟的准备时间,一开始,孩子们有的蹙眉思索,有的细心阅读书本,有的悄声讨论,也有的孩子脸上挂着疑惑而又兴奋的笑容望着大家,坐在那里,岿然不动。我走过去,提醒他们,并告知各个小组长注意将这些沉默寡言的孩子也带入讨论的行列中,让每一个组员都弄懂这道题后,再依次试讲一遍。渐渐地,教室里沸腾起来,孩子们对着课本比划着,高声讲解、交流,但仍有极个别孩子一直微笑着倾听,但我已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了智慧的火花在悄然闪烁着。
时间到了,一向阳光活泼的梦泽第一个举起了小手,平日大大咧咧的她,此刻走上讲台却有些羞涩,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梦泽清了清嗓子,落落大方地讲解了题意,又有板有眼地将做题思路讲述清晰。毕竟是孩子,有的重要知识点,她一句话就带过了,这时我便煞风景地充当了旁白:“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我有一个疑问,梦泽老师,为什么……”
梦泽望着煞有介事的我,不好意思地用书本挡着脸笑了,不过思维敏捷的她迅速明白了自己的职责,镇定自若地解疑答惑。
在课堂上,一向爱发问的月瑶也举起了小手,说出了自己的不解之处;煜栋也站起来,大胆发问,梦泽一一解答,有所疏漏、模糊的地方,我再补充完整……
梦洋也举起小手,像个小男孩一样,一手插着裤袋,一手举着书本走上了讲台。她扬着阳光的小脸,自信大方地面对台下的同学,边讲课,边转过身,一笔一划地板书。只是在讲解过程中,由于思路还不够清晰,被同学指出了错误,在她走下讲台时,善良可爱的孩子们依然送给了梦洋热烈的掌声。
聪慧安静的悦言也走上了讲台,条理分明地讲解了做题方法,虽然和梦泽的思路不同,但同学们都纷纷表示:听明白了。这时,悦言才满意地走下了讲台。
一向不善于表达的雅楠站在讲台上,有些拘谨,她不时地望着我寻求帮助。
金睿是一个沉默寡言、胆怯的孩子,他的数学成绩也并不理想,但在大家鼓励和热情氛围的感染下,他走上讲台,讲述了自己的做题方法,虽然没有利用本单元的估算的知识,但思路正确,赢得了台下的“小评委”们的一致称赞,孩子们要求为金睿的出彩表现记上七分,金睿腼腆地低头笑了。
不知不觉,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意犹未尽。相比着教科书上列举的两种思路,在我们班各位小老师的讲解中,一共蹦出了四种解题方法,我愈来愈相信:天下没有笨孩子,只有“懒”孩子。而在这节课中化身为学生的我,也获益匪浅……
谢谢你们,我的小老师!